省财政厅创新会商协调工作机制激活财会监督新动能



  2025年,为进一步做好财会监督工作,省财政厅创新建立并扎实推进会商协调工作机制,有效联结省财政厅派出各市监管处与各市财政部门贯通协调,着力破解信息壁垒、提升监督合力、推动政策精准落地。经过半年的实践探索,会商机制展现出强劲生命力,成为推动全省财会监督工作纵向贯通、协同联动的关键抓手。

  一、坚持高位推动,精心擘画会商“施工图”

  省财政厅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精准聚焦会商协调强化省市两级财政监管协同、服务财政中心工作的战略定位,制定印发《山西省财政厅派出各市监管处与市级财政部门会商协调机制实施方案》,旗帜鲜明将会商协调作为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破解监督难题、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明确会商的目标思路、工作任务和相关要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常态化运行、动态反馈落实等工作机制。省财政厅派出各市监管处与各市财政部门根据当地财政运行实际,联合研究制定各自的会商协调机制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参与科室、会商流程和组织保障。省市两级会商工作方案的制定与下发,搭建了省级财政部门与市级财政部门之间制度化、常态化的高质量信息交流平台,为会商协调工作的规范化运行奠定了坚实的顶层设计和组织基础,切实推动全省上下“一盘棋”开展的良好开局。

  二、 坚持服务中心,聚力破解发展“关键题”

  省财政厅坚持靶向穿透、直击要害,指导各市紧紧围绕当前财政中心工作和重大风险防范,聚焦地方财政运行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精准深入开展会商协调会议。上半年以来,省财政厅两次下发会商指导意见,组织各市围绕“财政运行态势、政府专项债券管理使用、暂付款管理”等核心议题开展了会商工作,共组织召开季度会商会议22场次、专题会商会议1场次,部分地市将预算编制情况、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支出情况等内容一并列为会商议题,有效拓展了会商协调会议的深度和广度。同时,适时派出厅处室业务骨干现场参会,充分听取派出各市监管处一线监督实情和各市财政局工作开展情况,并结合政策要求和全省执行落实情况,与会商双方进行深度研讨、现场答疑,通过“一线情况+省级视角”的碰撞,有效弥合政策理解与执行落地的缝隙,双方共同分析问题根源,商讨务实解决方案,明确协同路径,为财政政策不折不扣落地见效提供有力支撑。

  三、坚持务求实效,畅通省市联动“大动脉”

  在省财政厅的示范引领和督促指导下,各市会商协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会商内容紧扣省领导关注重点和地方实际特色,上半年各市围绕“财政运行分析、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预算绩效管理深化”等重点领域,累计形成具有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节点和预期目标的会商议定事项共18项,涵盖财政运行、专项监督检查、财政资金使用等方面。在多个专项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会商协调机制同步进行重点提示,有力整合省市两级监督工作信息和人员力量,充分彰显会商协调机制发现问题、共商对策、推动落实的职能作用,切实解决省市之间信息不对称、步调不一致的问题,进一步促进省市财政管理工作的纵向贯通、同频共振。同时,将会商机制与调查研究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指导各市根据地方财政运行实际,精准选题立项深入开展“小切口”调研,聚焦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设施农业发展、农业保险保费、暂付款管理、专项债券项目资产管理等17个方向开展“小切口”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2篇,实现成果转化5项,切实为科学决策、改进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会商机制是创新省市财政协同管理方式、提升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通过高位推动定方案、精准选题破难题、务求实效促贯通,已成为全省财会监督系统凝心聚力、协同联动、攻坚克难的重要渠道,省财政厅将持续深化完善这一工作机制,不断释放其协同聚力的乘数效应,推动全省财政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更坚实的力量。



时间:2025/8/29         来源:山西财政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山西乡村振兴投资有限公司    © 山西乡村振兴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编:030006    晋ICP备18012697号-1